伪纪录片。用寻找陈鸿接触到的罗生门访谈,来构建起整个***景象,构建起来的华裔模样其实也是片面且支离破碎的。Chen is missing也是中国元素的丢失,Jo和Steve的分歧也是***FOB和二代三代四代ABC代际之间的观念变化和矛盾。在中国观众眼中,都是uprooted的一群人,其中身份缺失带来的孤独感在连串的美式幽默里更显眼。西方观众可能更偏向感觉到华裔在主流影像里的缺失。虽然王颖是高中才从香港去美国,但这片还是明显有好莱坞对***刻画的影子,比如这个有侦探功能的jo,让人反应到Charlie Chan系列,还有必备的**馆,**和厌恶“老美”的中国厨子。
一颗苹果 2014-03-24
这算是华裔的Killer of Sheep 和 The Exiles 吧,好评。
又又 2011-05-26
記得誰說過,王穎和李安同是美籍華人,但創作的電影卻完全不同,李安總是加入很多中國元素,實際是排斥美國文化的,而王穎則恰恰相反,努力融入美國文化中,然而華人的身份自始至終是最大的障礙。
烤芬 2019-09-30
许是最近身份危机再次达到空前巅峰,对华裔美国人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产生了很大兴趣。到底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性/Chineseness”,国民性、文化认同、政治立场、传统与习惯,这些标签都太复杂又太简单。来了多久?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失踪的友人就是华裔风雨飘摇的身份,如黑色电影里的案件般,**侦探在层层扑朔**中最终也找不到线索。第一代第二代也好,社会底层还是中上游也罢,问题不在于认同哪一边,而是连哪一边的定义都愈发模糊不清,如某天在“异国”土地忽然意识到自己失了“与生俱来”的能力,谁能救我?只有水中虚像,好像是自己又不是自己,但总之不是别人。那么多异化***的电影,这部好歹是“自己的”了,问题是,“自己”又是谁呢?
coie 2020-10-27
伪纪录片。用寻找陈鸿接触到的罗生门访谈,来构建起整个***景象,构建起来的华裔模样其实也是片面且支离破碎的。Chen is missing也是中国元素的丢失,Jo和Steve的分歧也是***FOB和二代三代四代ABC代际之间的观念变化和矛盾。在中国观众眼中,都是uprooted的一群人,其中身份缺失带来的孤独感在连串的美式幽默里更显眼。西方观众可能更偏向感觉到华裔在主流影像里的缺失。虽然王颖是高中才从香港去美国,但这片还是明显有好莱坞对***刻画的影子,比如这个有侦探功能的jo,让人反应到Charlie Chan系列,还有必备的**馆,**和厌恶“老美”的中国厨子。
xrlong 2022-06-11
借用黑色电影中经典的侦探寻人、政治惊悚故事框架,在非职业演员参演、摄影机走上街头的纪实风格下,穿梭***,“寻”的不仅是某个具体的人,还有美国华人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之道。倘若代入类型模板的视角,也能发现融合与冲突的主题:角色在设定上主动地适应,遭受婚姻问题的老手与性格迥异的火爆新人的组合可谓这类黑色电影标配;许冠杰作为在华人群体中颇具**印记和本土性的歌手,他的改编歌《加价热潮》在片头的定势作用可对标Neo Noir的爵士乐和Blax的放克乐,第二首《哪里是吾家》更是直接点题;而到了结尾,歌曲却转为美式视角的Grant Avenue,华人形象与认同都交由他人决断,一如这趟结果破碎终于迷惘的寻人之行
Clyde 2016-07-27
借寻人之途,展现80年代的美国***风貌,各式人物粉墨登场。王颖的长片**作,**制作,有粗砺感,还披上悬疑片的外衣,也算反类型的尝试之作。
山下猫 2022-02-01
声音粗糙了点,可能是风格。絮絮叨叨聊天,手持摄影穿梭在各色人种的*仄空间,还挺**森林。男主老头有点像许冠英。
lcsun 2012-03-15
既有新浪潮式的跳接,也有紀錄片式的獨白,技術上讓人眼前一亮。瞄準的則是在美的華裔,並非李安式的“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而是在那個環境裡即使抵觸也會不知不覺地變成一個“美國人”。王穎是個好導演。
[Deleted] 2020-02-02
关于中国的新浪潮;寻人更深层次是文化的探寻,***和美裔华人是外国人的“老外”,也是逐渐失去传统中国人的“老外”;Chan先生的线索和不知所踪正如ABC中国背景和所身处的环境一样,在一种没有未来方向中对自我身份迷茫的怀疑
LoudCrazyHeart 2023-01-17
就像结尾各路人马对Chan的定位一样,每人看待的视角和观点都是不同的。华裔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可能没有一个标准**。身份认同依旧是个很大的疑团,笼罩在线索中。就像两人最后争执于为何不将此时告知警察时,已经完全体现了老青两代人不同的观念。**们始终是要落地生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