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手机
《最后一班地铁》又名最后一班地车(港)、最后地下铁、末班地铁、The Last Metro。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斯•斯坦纳(海因茨•本南特 Heinz Bennent 饰)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凯撒琳•丹尼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排练**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本片获**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杰拉尔•德帕迪约)、最佳女主角(凯撒琳•丹尼芙)、最佳音乐、最佳舞台设计和最佳声音十项**,并获最佳男配角(海因茨•本南特)和最佳女配角(安德烈亚•费雷奥尔Andréa...
《最后一班地铁》是弗朗索瓦·特吕弗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他一贯的鲜明生动,柔情万种和新颖别致的风格。特吕弗的导演手法不同凡响,与其说是一部采用现实主义再现历史的影片,毋宁说是一部带有印象主义风格的喜剧片。
新电影集合用心做网站,真诚到永远。本视频内容来自第三方网站,其版权归合作网站或第三方网站所有!
ζωήιδ 2009-11-17
**人的抵抗,**人的爱情,**式的情节。没有大起大落,没有鲜明极端,始终谈论着中庸之道的艺术和生活。自由、宽容、理智、高贵地接受和理解着人性的软弱和挣扎,包括结尾处的mé**** à trois.
** 2019-03-04
电影名字很浪漫,只可惜内容好像和名字关系不大。其实是很有发掘空间的题材呢。犹太舞台剧导演躲避搜捕藏在舞台下面暗中指导新戏等待战争结束什么的,虽然我们总是抱怨好莱坞电影多么多么俗套,故意制造惊险和矛盾等等,但… 本片这种温吞吞、最后还莫名来个毫无火花的三角恋的做法,也实在夸不太出来唉。德帕迪约的角色这写的,活活浪费了好的设定,败笔
小艺 2011-06-28
被军官摸头后要洗头发,用颜料和钢笔画**,把火腿藏在大提琴盒里,用汽车尾灯照射自行车发电,在屋旁种烟草。可是,电影和名字有啥关系来着。
赱馬觀♣ 2018-01-25
虽有喜感欢愉,远不至你逃我也逃的力度;有创造悬念,那个偷盗的女贩子,缺乏呼应不了了之;有危机时刻,****搜查地窖,流水账走过场毫无紧张感觉……整体趋于平庸,只有**关系和吐槽剧评保持了高水准,因为这是**人的强项。最后时刻看到北非谍影的影子,而主导者也顺应法式从鲍嘉变成德纳芙。
奥兰少 2022-09-25
@小西天。二战时期犹太裔戏剧导演被迫隐于地下指挥排演,他的妻子则爱上了剧团的演员。情节剧的设定抓马但有着极其丰富的开掘空间:可以见出占领期的巴黎众生相、可以做戏剧与真实关系的思辨,也可以在又一个三人行中探讨爱情关系的诸种可能。然而,特吕弗却没能完成任何一层的立意:群像戏杂乱无章,配角故事有头无尾,更谈不上什么**缩影;戏中戏只沦为了单纯的情节元素和结尾的小花招;三人行的故事,则是祖与占的草率赝品。特吕弗的新浪潮以反抗“优质电影”起始,《最后一班地铁》却褪尽了新浪潮色彩,拍成了拙劣的“优质电影”,一个意味深长的轮回。
rhyme 2008-01-20
看了好几遍居然都看不完。怎么回事?
小熊娃娃 2005-08-05
★★★★ (2005-03-11) [资料馆] 艺术的力量真强大。最后那场戏是神来之笔,似真非真,分不清戏剧和现实。
胤祥 2022-09-26
这不就是特吕弗当年反对的优质电影么?回家又看了一遍译制片版本,其实译制的真心还不错,把片子本来的那个俏皮劲儿也翻得挺到位(比如“戴高乐”那个笑话翻得很硬但是也翻出来了,以及里面两处***段落还都留下了)。就片子而言,最厉害的可能还真是结尾那个实景转舞台的处理(整个自指结构一下就拉起来了)。男女主角确实都在巅峰,俩人之间没按欢喜冤家套路写(德帕迪约的角色简直就是《痴男怨女》里的痴汉嘛),但女主和导演老公的戏写得是真不错。另外才终于理解到《那时花开》为什么要cue这部片子。
饭夫斯基 2012-05-19
刻画的最**的角色当属玛丽安,一方面照顾丈夫显示出一个好妻子的坚贞,一方面在**面前有所克制又是一个好**的柔情,很少喜欢上银幕里的女性角色,西西里美丽传说的玛莲娜是一个,她是一个。当真的*看,完全不知导演是特吕弗,虽不说喜欢的紧,但至少人物饱满
兜小猪 2007-04-29
这是我至爱的**电影,谁都撼动不了它的地位。**,没有绝对的完美,那我可以说它是相对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