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451度》又名華氏四五一度、烈火。
特吕弗的第一部彩**,也是其作品中最富社會及政治意識的一部。在未來世界裡,書籍一概被禁止,讀書便是犯罪,所有書籍都要交出焚毀。消防員的任務不是滅火救人,而是焚書和捕捉讀書人。於是有一些愛書者,把書背熟,希望日後可以流傳,這些人稱為「書人」。男主角本是一個忠心的消防員,焚書是他的職責。有次認識了一個女孩,受到她的影響,漸漸改變了人生觀,發現了書本中原來充滿了靈性的世界。經過這種溫馨親切的心靈生活,使她不能再忍受冷酷無情的機械社會。最後,他偷閱書本的背叛行為被妻子告發,他與**設法逃往另一個符合他們理想的美麗世界,在那裡有書籍的存在,重複人類真正的生活。 改編自美國作家雷·布烈伯里的科幻小說。(電影雙周刊)」
第27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提名)。
新电影集合用心做网站,真诚到永远。本视频内容来自第三方网站,其版权归合作网站或第三方网站所有!
巧克力可丽饼 2019-05-12
一个无聊的套路故事(一个烧书的消防员遇到一个爱书的姑娘,姑**几个提问引发了他对书籍的好奇,于是他开始藏书,他被妻子举报后逃到了一群爱书背书的人的群落里),未来感非常弱,看了电影后与之前光看了剧情简介时的感觉一样,还是那个**的电影特色:只有背景音乐出彩。其实觉得被烧死的***长挺通透的(他显然看过很多书),人们即使能看到很多有思想的书,那又有什么用呢,还是改变不了世界,徒增烦恼而已。
康报虹 2018-05-24
戈达尔的《阿尔法城》上映后,时隔仅一年,特吕弗也用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开始了自己的彩色电影历程。如果说戈达尔只是用科幻的外壳引出语言的重要性,特吕弗则实实在在的描绘了那个“**”语言的社会。但由于**的限制与思想的固化,无论是2018版还是本片都没能突破原著的格局。
刘小黛 2010-07-08
电影和原著基本吻合,最大的不同有两点,原著中失踪的女孩在电影结尾出现了,Bradbury认为Truffaut的改动“让电影结尾有了更欢快的气氛”,此外,书中的女孩很年轻,作者描述是17岁不到,非常纯真,而电影中由于女孩和男主角的妻子Mildred是同一个演员Julie Christie饰演,所以显得老气。
a little mark 2014-11-28
我最爱的科幻小说被改编地面目全非,看得我好心塞,尤其是结尾简直令人发指。。。色彩和构图很美,总体风格向希区柯克靠近(尤其Vertigo),配乐还是bernard herrmann, 不过从剧情本身而言,改编地很失败。
青衿 2008-10-05
讲述人们被禁止读书,消防员专事焚书的年代,故事值得了解。结尾的book people部分感人,而特吕弗居然能把如此宏大的题材拍得如此之小家子气象而带着法式浪漫,也不知该佩*还是批评。
奥兰少 2024-08-09
1.《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谁只要见过世界的边界一次,他就会锥心地感受到自己遭受的禁锢。2.科幻作家哪怕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未来的世界,也料不到电视墙可以玩出手机屏幕短视*的**随时随地占据人的时间,而步入知识的荒原却又如此轻易,根本无须大张旗鼓的点火:删除与封禁是白色的安静火焰,无时无刻不在无声无息燃烧着。3.他的第一本书注定是《大卫·科波菲尔》,“孩子妻”朵拉与聪慧的阿尼格丝的对照,从亲密关系的裂缝漏入一线光,照亮了他的处境。4.特吕弗的第一部彩****头画外音读出演职员表和屋**电视天线彩色滤镜定格的设计,像是在呼应《蔑视》。男主梦境镜头用到了希区柯克变焦。一梦之后,他选择去往河的对岸。而特吕弗也由新浪潮走向了亲好莱坞。5.倒想看看河对岸的“书人们”中有没有一位“追忆似水年华”。
brennteiskalt 2021-06-30
《华氏451》里没有任何一个情节是真正关乎书籍的,尽管它无时无刻不在作出爱书珍视书的姿态。影片的唯一矛盾点是在直接**进步人士的神经,毕竟远到秦始皇近到**,焚书一事总是许多人最惊悚的梦靥。但这背后没有考虑到的是,书籍本身仅仅是文化记忆的载体,重点之事在于什么样的书得以出版,而又有什么书会葬身火堆。影片如此假道学地做出书籍拯救者的姿态,是落入了五六十年代对新媒体怀疑主义的窠臼。于是影片里唯一可看的是特吕弗的美学,影片的科幻布景简直是上承查克琼斯下启星球大战啊。
女魔头 2010-06-15
如果可以像这部片子一样,多一点跟超能,外太空无关的科幻片就好了。
** 2014-04-03
特吕弗的。。彩色。。科幻。。英语片。。。其实我觉得这故事不错,概念还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拍得笑点**的,大概是因为没钱吧。。男主看了老半天才想起来是祖与占里面的,而且我真的好喜欢朱莉克里斯蒂!
未检测到人脸 2022-10-21
反乌托邦类型又一神作。华氏451度是让书页能够燃烧起来的温度。非常喜欢其中一幕的设计,fireman闯进老妇人的家里要烧她的书,老妇人站在被扔的散乱成堆的书籍上自己点起了一把火,她和她的书,宛如船长和她将沉的船,随着船一起沉入海底,电影里表现的也就那样可是这一幕太令人印象深刻了。烧毁书籍的画面也是让我觉得心酸,像看见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被简单付之一炬,忍不住两眼一黑。还有最后每个人都是一部书那里,书是活的,书是可以说话的,特别是还有**不同的语言,他们每个人像书籍的拟人一样,在被雪覆盖的道路尽头,宛如精神世界逃难的孤魂。更加离谱的是,这样荒诞的事情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We're a minority of undesirables crying out in the wilderness.”